《 近代台灣稻米發展史(上)--說書版 》
話說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痛毆滿清,訂立馬關條約
從此台灣畫入日本版圖。

前來統治台灣的日本人漂洋過海
背包裡的壽司和御飯糰很快吃完
上岸之後不得不開始嗑台灣米
可是硬硬粕粕(台語)一盤散沙的呆丸米,怎麼吃都難下嚥,
很快  
日軍一個個遙望北方,思 念 家 鄉…..的米飯

日本政府一看:不行!軍心潰散,是要怎樣治理新殖民地?
趕緊在內地(指日本)蒐羅各式稻米種源運往台灣
從此  出身北國的稉稻家族
紛紛越過它們從未跨越的緯度
其中不乏系出名門的優秀血統
赫赫有名者如:旭、都、江戶、神力、穗增、巾著、三石、白玉、今長者…
但 名種歸名種
在溼熱、日照長的南方  
無不奄奄一息
最後只有放在陽明山竹子湖吹冷氣才稍見起色
但一離開冷氣房又不行了…

儘管屢種屢敗
日本人還是展現了頑強(劣)的大和魂
前後折騰了一千多種日本種稻到台灣
然而 多年栽種無功
終於引發「內地種導入派」和「在來稻品種改良派」的激烈對峙
「內地種導入派」還一度被打趴
連在台北城外找試驗田都得偷偷摸摸…

蓬萊米之父—磯 永吉
1912年,26歲的青年磯 永吉來到台灣
稉稻的異地栽培終於現出曙光
在得力助手末永 仁的協助下
終於突破稉稻栽培的盲腸
兩人共同開創台灣稻米的歷史新頁
1926年台灣總督正式為「蓬萊米」命名
1936年新種「台中65號」改寫稉稻一年一收的宿命
成功收穫2期  獨步台灣稻壇20年
此後20年內台灣發表的新品種
無不帶著「台中65號」的基因

日本人統治了台灣島
蓬萊米統治了台灣人的味蕾
因為只有蓬萊米可以回輸日本
收購價比在來米高
成了米中「貴」族
在來米則淪落為育種專家看都不看一眼的賤民
直到育種奇人洪秋增
讓手中難登大雅的本土小子「菜園種」
成功高攀上同樣本土 卻是小家碧玉的「低腳烏尖」
孕育出高產耐旱抗病性強的「台中在來1號」
歷史才再度出現轉折…

育種奇人洪秋增
1957年
洪秋增捧著「台中在來1號」到官府登記推廣
官府收下,心裡卻暗笑:「在來….ㄎㄎ…好冷!」
轉頭讓衙役拿去歸檔

洪秋增興高采烈
卻遲遲等不到推廣的消息
等到官衙年度推廣名單貼榜
洪秋增找不到「台中在來1號」的名字
懶懶回家
許多私下跟洪秋增有交情的農民
卻在這時紛紛前來拜託
要分些「台中在來1號」回去種
種過的還都上來按「讚」
台中在來1號儼然成為一支地下品牌

話說在一個蓬萊米趾高氣昂的年代
為何洪秋增偏要逆流
冷冷的在田間蹲了八年?
好不容易蹲出成果
卻被打入冷宮!
一個冷宮裡的「怨種」
又為何流落民間
獨受鄉民愛戴?
	
只因那些年
好不容易世界大戰結束
台灣卻交給了正要開打內戰的中國
戰後台灣自己吃都勉強
還要運糧到大陸打阿共
蔣介石打輸了
乾脆再帶200萬軍隊到台灣一起吃
憑空增加一拖拉庫嗷嗷待哺的嘴
糧食供應的重責大任
鞭策著一代育種專家鬥志昂揚增產報國

然而  當時水利設施尚未完備
全國三分之一的田地都還灌溉困難
偏偏集育種資源三千寵愛於一身的蓬萊米
又都嬌滴滴地離不開水
那吃水困難的三分之一田區
意味著生活艱難的三分之一農民
那是洪秋增心心念念想要餵飽的番薯囝
一片可以用他的專長搶攻的江山

摩娑著手上一株從稻田轉作的菜畦上長出來的抗旱變種
想著那群土地貧瘠,處於飢餓邊緣的農民
洪秋增狠狠擲出了八年的賭注--
「鵝吃粗糠,準飽!」
(洪秋增語,台諺:鵝吃粗糠雖然沒甚麼營養也不好吃,但總能飽腹)
終於孕育出全球第一個半矮性水稻成功雜交的品種

(待續…)